近日,由石化集團化工熱電公司負責的中保路三大管網同步建設工程已全面完成管道打壓試驗,正式具備運行條件,即將轉入投用階段。這項涵蓋1751米蒸汽管線、1860米工業水管線與2095米生活水管線的綜合性工程,貫穿化工園區生產與生活核心區域,不僅為園區產業能級躍升注入澎湃動能,更構建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民生保障堅實底座,成為園區基礎設施升級的標志性工程。
統籌規劃創效 三管并行樹標桿
作為化工園區戰略級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工程自啟動之初便顛覆傳統單一管道分步施工的路徑依賴,確立“系統謀劃、協同推進”的建設綱領,構建起多管線協同建設的高效模式,實現土方開挖、土方回填等工序的交叉復用,減少重復施工成本約3%,大幅提升施工效率。
化工熱電公司聯合設計單位深度研判不同管線技術特性,量身定制差異化建設方案:針對蒸汽管道高溫承壓的核心要求,選用優質碳鋼20#鋼管,焊接接頭實施100%射線探傷檢測,確保每一道焊縫都達到零缺陷標準,為后續打壓試驗奠定堅實基礎;立足工業水流量穩定需求與生活水安全衛生底線,統一采用食品級聚乙烯管材,其內壁光潔度達到飲用級標準,從源頭構建水質安全屏障。工程建設中更注重細節優化,取消經三十七路10座接戶預留井及穿路設計,在減少施工干擾的基礎上節約一定的建設成本。此外,通過創新優化熱力管道基礎間距、減小放坡系數、對既有閥門井室進行利舊改造等系列技術措施,項目已累計節省施工費用約260萬元,實現了技術經濟性的最優平衡。
依標賦能攻堅 精細施工保打壓達標
面對夏季持續高溫、多輪強降雨等極端天氣考驗,施工人員以“掛圖作戰、倒排工期”的方式打響工程建設攻堅戰,將不利天氣影響降到最低,為管道打壓試驗如期完成爭取寶貴時間。在質量監管層面,創新構建“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巡檢+甲方專項檢查”的三級閉環管控體系,全程嚴格對標《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規范》《城鎮供水管道施工及驗收規范》等國家標準,為管道打壓達標保駕護航。
原材料管控環節建立“三檢”機制,對關鍵材料實施廠家質保文件核驗與化工熱電公司、監理單位、工程公司三方聯合把關,每批次材料都經過化學性能、力學性能等多項指標檢測。施工過程中強化過程管控,累計完成閥門耐壓試驗32只,對于不符合標準的閥門第一時間聯系供貨廠家予以更換;對20#鋼管的拋丸除銹質量、油漆涂刷厚度等進行聯合驗收,確保管道防腐性能達標后才進入下道工序。憑借全鏈條質量管控體系,三大管網順利通過打壓試驗,壓力、密封性等關鍵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全面具備運行條件,從源頭筑牢工程品質防線。
隨著中保路三大管網打壓竣工,其綜合效益將初步彰顯。蒸汽管網投用后將實現中保路沿線用戶供熱、供水全覆蓋,通過集中供熱替代分散式供熱方式,大幅降低能源消耗與污染物排放,助力化工園區打造低碳循環發展示范區;蒸汽管網設計流量達每小時160噸,可滿足沿線企業生產用汽的穩定供應;工業水管網設計流量達每小時520立方米,為高耗水企業提供持續可靠的水源支撐;生活水管網設計流量達每小時170立方米,水質100%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目前,該項目團隊正加速推進管道吹掃、系統聯調等收尾工作,同步啟動管網智慧運維平臺建設,通過部署物聯網傳感器實現壓力、流量、溫度等關鍵參數的實時監測,同樣也標志著化工園區基礎設施配套邁上智能化、集約化新臺階,更構建起“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與水資源保障體系,為招商引資筑牢硬件基礎,為企業提質增效注入核心動能,為化工園區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提供堅實支撐。